城市123

找回密码
立即注册

扫一扫,访问微社区

发新帖

收听

听众

主题
发表于 2024-6-5 09:23:22 | 查看: 28| 回复: 0
看到上面这幅照片 ,你一定想不到 ,它竟是我们国家总理李克强的故居。
    心系全国十三亿人民 ,特别是牵挂着百姓们安居乐业的李总理 ,他的老家— — — 安徽省定远县吴圩镇高梗村大岗生产队的李家老屋 ,已破败到相当严重的程度。不久前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 ,我们来到定远看望老战友。顺道拜访了总理故居。眼前一栋两米左右高 ,不足一百平方米的泥土房,在风雨中摇摇欲倾 ,现已无法居住 ,还是李家兄弟买了一张彩条塑料布 ,再用绳索系上砖头 、石块将这破房覆盖 ,才免于一倒。好在总理及家人早已不在故居居住,不然是无法生活下去的。
    这些年 ,李克强总理将工矿区的工棚改造 、国有林场木板房改造 、城镇居民棚户区的改造作为政府头等大事之一 ,抓紧抓好。甚至作为“总理工程”给各地下达了硬指标 ,限期限量完成 ,使得新中国成立后的最大“安居工程”见到实效 ,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。
    总理这种“顾大家忘小家”的情怀广播中外。不太乐意接受采访的总理堂弟李克武只是说:克强不准我们维修和重建。”一些知情的吴圩人透露 ,李家兄妹也曾多次想将此危房重建 ,并表示资金全部自筹 ,不要别人和国家的一分钱 ,但总理坚决制止。他认为 ,既然暂无人居住 ,还重建它干什么?所以仅用一张塑料布覆盖,以防倒塌了事。
2.jpg small.jpg

編者按:

3月15日,新任國務院總理產生,安徽人李克強將走上新的舞台施展才華。1955年7月,祖籍安徽定遠的李克強出生在合肥,在這裡,他度過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求學時代。1974年,李克強與同學來到鳳陽縣大廟公社東陵大隊插隊鍛煉,在這裡度過四年知青生活。1990年2月,在團中央工作期間,李克強曾在金寨縣為全國第一所“希望小學”選址。

沿著李克強的成長足跡,日前,本報派出多名記者在合肥、定遠、鳳陽、金寨等地,尋訪新任大國總理曾在安徽生活、學習、工作的片段。

一、大院往事:老鄰居夸他朴素又勤奮

李克強當年居住過的平房大院已經變成了兩座居民樓,老鄰居也隻有方國勝一家還住在這裡。

說起當年的往事,方國勝老人就滔滔不絕。

“我們家小女兒出生3個多月時,他還抱過她呢。”

“他不怎麼調皮,話也不太多,非常愛學習。”

“一轉眼,李克強當了總理了,咱們小院裡出了大人才,這是喜事。”

——老鄰居方國勝

“他們父子關系非常親密。李克強很孝順,也很聽李老的話。”

——父親老同事丁劍

在合肥市徽州大道與紅星路交會處,矗立著兩棟大樓。臨街那棟有三層,外牆刷成了白色﹔裡面那棟有四層,還是紅磚灰泥。兩樓共一處院子,院門已經廢棄,門牌也已掉落,僅剩下鏽跡斑駁的鐵圍欄。這裡是“紅星路80號”,曾經的安徽省文史研究館大院,是李克強少年時代生活的地方。

小時候穿著很朴素

“以前這兒都是平房,一個大院住了10多戶。我家門朝東,他家門朝南,兩戶挨著不到5米。”71歲的方國勝老人回憶說,當時前院是省文史研究館辦公的地方,后院是住家,中間連著一個過道。家家戶戶的煤球爐灶都放在過道裡,路過時哪戶在燒菜,最常問話就是:“你家今天吃什麼?”

“1964年我結婚后就住在大院裡,那時李克強都10歲了。”老人眉眼展開,笑了起來,“我們看著他長大的,當時他穿著非常朴素。”

“我們家小女兒出生3個多月時,他還抱過她呢。當時他父親李奉三看到了,趕緊跟我說:‘小方,你不要給他抱,小心把她抱跌跤嘍。’”說著,老人不禁感慨,“時間過得真快。都是處了幾十年的老街坊,現在還住在這兒的就剩下我們一戶了!”

生病期間不忘看書

據方國勝老人回憶,少年時代的李克強給她最深的印象就是“勤奮、愛學習”。“他不怎麼調皮,話也不太多,非常愛學習。”方國勝老人說,經常看到他學習的場景。“要不就跑到對門的大學問家李誠家裡看書,要不就自己學。”

採訪中,老人跟記者說了這麼一段往事。李克強在讀小學期間有一次因生病休學了一段時間。“大概有兩三個月吧。雖然沒有老師督促,但他每天都在家堅持看書,很自覺。有時還拿著本子,趴在我家桌子上寫作業。”

“他學習成績很優秀,尤其作文寫得好。”方國勝的女兒鄭大姐告訴記者,李克強在合肥八中讀高中時,作文還曾被選入學校的作文選集。

勤勞母親待人和善

“曹奶奶是絕對的賢妻良母,脾氣好,又勤快。”鄭大姐嘴中的“曹奶奶”即是李克強的母親。她告訴記者,當年常常看到李克強的母親下班回到家就忙著燒菜做飯,不歇著。

“她是那種把丈夫擺在第一位,又非常疼孩子的人,夫妻倆對人都很好。”方國勝老人說,當年街坊鄰居之間相處很融洽,平時家家戶戶都把門開著,經常有人端個飯碗串門。

“院子是1989年拆的,好像拆之前,他們家就搬走了,大概也是在(上世紀)80年代末。”方國勝老人陷入回憶,“我還記得李克強第一次帶他夫人來合肥過年就在這個院子裡。當時他夫人看到咱們合肥的圓子還跟我說,‘阿姨,合肥把這個叫圓子,在北京叫做丸子’。”

時光荏苒,昔日院落已變成樓房,各家搬離之后之間聯系也少了。“一轉眼,李克強當了總理了,咱們小院裡出了大人才,這是喜事。”方國勝老人露出驕傲的神情,“ 17號新總理會舉行記者見面會,我們一定會打開電視機看的。”

為人深受父親影響

李克強出身於干部家庭,青少年時代受父親李奉三的影響較大。李奉三曾任鳳陽縣縣領導,后來任安徽省地方志辦公室副主任,直至退休。

今年74歲的歐陽發當年曾任省地方志辦公室資料處處長,是李奉三的老同事。據他回憶,當時李奉三是省地方志辦公室副主任,兼管秘書處,人事行政,裡裡外外,跑上跑下,非常辛苦。

李奉三另一位老同事,今年74歲的丁劍告訴記者,李奉三待人非常和氣,從來沒有大聲沖誰說過話。在丁劍的記憶裡,李奉三國學功底深厚,精於詩詞,更寫得一手好字。“他一閑下來就寫毛筆字,畫的梅更是獨樹一幟。文章也寫得非常好。”

“他們父子關系非常親密。”丁劍笑著說,每次李奉三談及李克強都眉飛色舞,非常驕傲,“李克強很孝順,也很聽李老的話。我們有同事到北戴河去療養,李奉三還讓李克強去看望這些老同事。李克強對我們安徽老鄉也非常熱情,很關心。”(鐘虹、項春雷)


恩師故居隱於大山深處

位於池州市石台縣仙寓鎮大山深處的李誠故居,牆壁上挂著不少李誠先生生前的照片和手稿。

42歲的李鴻基是李誠的孫子,他告訴記者,他一直跟隨父親李汀蘭在這裡定居。“爺爺經常手不釋卷,往往一坐就是一整天,除了吃飯、睡覺就是看書。”

李鴻基說,新中國成立前,爺爺曾在皖南一帶教書,到了上世紀50年代,才和小叔李皋蘭去了合肥。

李鴻基后來從父親和叔叔那裡得知,爺爺到了合肥后,認識了李克強的父親李奉三。李奉三文化功底也很深厚,詩書畫俱佳,兩人經常在一起談文論道,加之兩家住在同一個大院子裡,彼此關系很好。

兩張照片見証當年友誼

“讓人頗有些遺憾的是,我父親並沒有和李克強在一起拍過照片,不過,我和李克強少時是玩伴,在一起合拍過幾次照片,我身邊還保存著兩張。”已年過六旬的李皋蘭先生,目前在合肥定居。在向記者打開記憶閘門之前,他首先拿出兩張黑白老照片。

在第一張照片中,李皋蘭指著坐在前排的一位稚氣少年告訴記者,他就是當時的李克強。李皋蘭說,這張照片拍攝於1968年11月24日,當時自己17歲,李克強13歲,當時,他們一起為一名下放的知青送行,就在合肥四牌樓的人民照相館拍了張合影。

在第二張照片中,當時意氣風發的李克強和李皋蘭等人,正坐在合肥逍遙津公園內的一張圓桌旁聊天。李皋蘭說,那是1975年春天,當天天氣不錯,他便和李克強等人到公園裡春游,聊了不少話題。

“當時,我們兩家生活的大院子裡,有約三十間平房,共住著十二、三戶人。”李皋蘭回憶說,那個大院是當時安徽省文史館的宿舍,在現在合肥四牌樓旁的仁愛巷中,院子由四排平房組成,他們家在最南端的那排,李克強家在第二排,不過,兩家是門對門。

李皋蘭說,少年時代,他和李克強經常一起上下學,周末也在一起玩耍。在他的印象中,李克強少時很憨厚老實,做事比較穩重。

五年求學成就學術功底

李皋蘭介紹,他們當時住的大院裡還有一個用兩間平房辟成的圖書室,約有四五十平方米,藏有近萬冊書,供當時省文史館館員研究之用,父親李誠便是這間圖書室惟一的管理員,兼做出納與採編。

而在李克強《追憶李誠先生》一文中,對此也有描寫——“由於是北房,又書擁四壁,室內光線略顯昏暗,但很寂靜,與喧鬧的院落形成反差,有些神秘的感覺。”李皋蘭回憶道,當時,李克強非常喜歡到這個架滿線裝書、充滿神秘氣氛的圖書室裡去。

“后來,停課鬧革命的浪潮波及小學,父親便每晚給我上課,當時輟學在家的李克強也經常過來旁聽,而且聽講十分認真,不懂就問,反應很快。”李皋蘭對記者說,李克強非常喜歡聽父親講解古文。

過了一段時間,李克強的父親李奉三見李誠教習歷史古文的水平很高,便帶李克強正式拜李誠為師。隨后,李誠每晚便單獨給李克強授課,時間是固定地從每晚九時開始,大約一個小時。

這段經歷在《追憶李誠先生》中也有記載——“他釋卷之后,便燒上一壺水,把腳放在一個不大的搪瓷盆中,不斷有節奏地搓足,時而向盆中添上一點熱水,時而用手揉腳板心上的涌泉穴。……就在這段時間裡,李先生用平和的語調,時斷時續地向我講中國的國學,講治學的方法,講古今軼事……”

恩師夸其日后必有出息

李皋蘭回憶道,少年時的李克強聰慧好學,天賦過人,使得父親將其視為得意弟子。除了要讓李克強讀《史記》、《漢書》、《資治通鑒》等史書,還開出了包括《昭明文選》、《古文辭類纂》、《經史百家雜鈔》等在內的書單。

這些對初學者來說,起點似乎高了點,李克強在《追憶李誠先生》中說:“李誠說,讀書人眼界一定要開闊,要能看大場面,大觀則大見,小觀則小見。並一再強調:發乎其上,得乎其中﹔發乎其中,得乎其下。但發乎其下,便什麼也沒有了。”

李皋蘭說,看到李克強的學業突飛猛進,父親李誠十分高興,逢人就說:“此子日后必有出息”。

聞師去世當場呆坐不語

李誠在晚年時,計劃寫一部《中國歷史地理概論》,從歷史地理的角度來講述中華文化的變遷,但在寫到一半的時候,於1977年在安徽省立醫院病逝,享年72歲。

李皋蘭回憶稱,父親去世當晚,他從醫院返回家中時,恰巧碰上剛從鳳陽回到合肥的李克強,“他當時還不知道我父親去世的消息,還對我說,想第二天去醫院看望老師。”在李皋蘭將父親逝去的消息告知李克強時,李克強頓時呆坐在涼床上,半天都沒說出一句話。

李皋蘭說,父親用自己的一生,打磨出學者應具有的條件:學識、胸懷、人品。

而李克強也曾在《追憶李誠先生》中寫道:“李先生的死是默默的,他不希望有追悼會或告別儀式之類,生前他曾交代其子,隻要將他骨灰撒到一條流動著的河裡即可。誠然,流動的河水總是不腐的。”

撰文追憶以表敬仰緬懷

“父親去世后,李克強還一直與我家保持聯系。”在李皋蘭的家裡記者看到,一隻箱子裡保存著李克強寄給他的書信與賀卡,有些甚至連信封都被保存下來。

李皋蘭告訴記者,1997年父親去世20周年時,李克強在回合肥時,將《追憶李誠先生》一文親手交給李皋蘭,以表達對老師李誠先生的敬仰緬懷之情。

李皋蘭在認真讀完之后,內心很是觸動,便將稿件寄給了安徽日報。當年5月15日,安徽日報刊發了李克強這篇文章。至今,李皋蘭仍保存著當年的文章原稿和報紙,“李克強不僅和我父親,也和我有一些記憶交集,這些美好的記憶,我會一直珍藏在心裡。”(魏鑫鑫、項春雷)


二、少年聞道:老師贊其“日后必有出息”

1968年,李克強(前排右)與好友李皋蘭(后排左)送朋友下鄉時的合影。
李克強(中)在合肥逍遙津公園與朋友合影。
石台縣佔大中學校園內的李誠塑像。

他經常過來旁聽,而且聽講十分認真,不懂就問,反應很快。

看到李克強的學業突飛猛進,父親十分高興,逢人就說:“此子日后必有出息”。

知道父親逝去的消息時,他頓時呆坐在涼床上,半天都沒說出一句話。

——李克強少年玩伴、老師李誠之子李皋蘭

池州市石台縣仙寓鎮佔大中學的校園裡有一座白色的半身塑像,刻畫的人物正是被李克強稱之為“有實無名”的國學大家李誠先生。在少年時期,李克強曾追隨李誠讀書長達5年。在李誠先生去世20年后的1997年,時任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的李克強,在安徽日報上發表長文《追憶李誠先生》,深情回憶這段難忘的少年時光。

近日,本報記者找到李誠先生的后人,從他們的回憶中,還原李克強這段求學時光。


三、中學時代:同窗眼中的優秀學子

中學時期,李克強在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學就讀。由於學校搬遷,如今位於合肥市桐城路的合肥八中老校區,已成為一所補習學校的教學區。不過,在位於合肥市政務區的八中新校區,“李克強”三個字已經成為學子心中的一道標杆。

在合肥八中官方網站的“著名學長”欄目中這樣介紹李克強: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學1972屆初中畢業生,1974屆高中畢業生。

“李克強是我們的學長,我們為他驕傲。我也得加油,不能給學校丟臉啊!”八中的一些學生在接受記者隨機採訪時這樣說。

記者聯系上幾位李克強當年的高中同學,他們對中學時代的李克強評價多是“勤奮好學,非常優秀”。 (鐘虹)

四、知青生活:村民都服氣的“毛頭書記”

住在當年知青宿舍對面的村民許同禮(左)回憶李克強的知青生活。

別人干完活后都抓緊歇著,可他總是放下鋤頭,就捧起書本。

——村民吳天玉

當時他人又黑又廋,但干起活來很賣勁,完全看不出是一個來自城裡的知識青年。

——村民許桂榮

他在村民中很有面子,大家都知道他是個讀書人,講道理,為人正派,大家對他都比較服氣。

——當時的村干部許同忠

滁州市鳳陽縣往西南8公裡,在明皇陵旁的大廟鎮有一個東陵村,這裡就是李克強曾經下鄉插隊的地方。1974年至1976年,李克強在當時的大廟公社東陵大隊度過兩年普通知青生活后,因表現突出,成為大廟公社大廟大隊的黨支部書記,直到1978年他去北京大學讀書。

日前,記者來到鳳陽縣大廟鎮,從李克強知青時代的村民、朋友和同事回憶中,整理出其當年生活的一些片段。

非常愛看書的知青

回憶起李克強,東陵村和大廟村幾乎每個上了些年紀的人,都能給記者講一個李克強當年好讀書的故事。對於他的評價,村民也給出了非常一致的答案——一個非常愛看書的知青。

東陵村村民陳學斌當時是東陵小學教師,由於有點文化,和李克強經常有交流。他說,李克強經常讀的是史學類書籍,他親眼看過李克強在讀《史記》《資治通鑒》。陳學斌的妻子吳天玉則告訴記者,“當年知青們很辛苦,每天要干10個鐘頭的農活,別人干完活后都抓緊歇著,可他總是放下鋤頭,就捧起書本。”

至今還住在當年知青宿舍對面的大廟村村民許桂榮仍記得,李克強白天干完活后,還會幫她的母親燒火做飯,同時還拿著一本書看,有時看得入神,火熄了都沒覺察。

64歲的陳學義則記得,李克強時常看書到深夜,為了不打擾別人,隻好打著手電筒躲在被窩裡看。

干活很賣勁的城裡人

李克強等知青到了當時的東陵大隊后,一切都得從頭開始。而第一件事,就是建自己住的知青宿舍。但一群20歲左右的城裡小伙,要一磚一瓦地建房子,的確是個大難題。

79歲的許同禮老人說,當時,李克強領頭四處請教學習建房知識,並拿出了方案。后來,在當地村民的幫助下,李克強和其他知青一起,建起了自己的宿舍。

許同禮的女兒許桂榮比李克強大兩歲,對李克強當年建房時的情況還歷歷在目:“當時他人又黑又廋,但干起活來很賣勁,完全看不出是一個來自城裡的知識青年。”

今年86歲高齡的李樹榮老人,用“吃得了別人吃不了的苦”來贊揚李克強。據他回憶,李克強一年到頭大都用印有“為人民服務”的挎包,裝著干糧和咸菜下地勞動。下鄉不久,由於水土不服,李克強得了嚴重的皮膚病,身上多處潰爛。然而,他沒落下一天的活。

李克強的一舉一動,所有人都看在眼裡。時任東陵大隊黨支部書記的彭金山、民兵營長彭玉喜,一起當了李克強的入黨介紹人,1976年5月,李克強順利入黨。不久,他被大廟公社派到大廟大隊任黨支部書記。

讓人服氣的大隊書記

在李克強擔任大廟大隊黨支部書記時,許同忠是大廟大隊廟西生產隊隊長。

許同忠說,李克強雖然當時只是個毛頭小伙,但已經很有領導樣了,“開會講話,講得頭頭是道。”

更讓許同忠服氣的是李克強踏實的工作作風。當時大廟大隊共有7個生產隊,時任支部書記的李克強堅持每天轉一圈,大情小事他都了然於心,“他在村民中也很有面子,大家都知道他是個讀書人,講道理,為人正派,大家對他都比較服氣。”

據許同忠回憶,當時,李克強的工作干得很出色,多次得到公社的表揚,可他從來不顯擺。有一次,他獲得“安徽省學習毛澤東思想先進個人”榮譽稱號,大家都不知道,后來還是看到文件,才知道此事。

從鳳陽走出的北大學生

許同忠告訴記者,在李克強准備參加高考的同時,縣裡已經決定提拔李克強當公社副書記了。不過,一心求學的李克強,還是決定參加高考。

李樹榮老人則告訴記者,李克強高考前,並沒有放下手頭的工作,白天工作,晚上加緊復習,“直到高考前十幾天李克強才請了假,專心復習參加高考。”

從來沒有放鬆學習的李克強,以優異的成績考進北京大學法律系。197年2月,李克強離開鳳陽縣,至今已一別35年。(袁星紅、王從啟)

五、金寨調研:為中國首座希望小學選址

金寨縣希望小學圓了很多貧困孩子的上學夢。
1996年,李克強在北京接見了蘇明娟等人。

“披著黃大衣的李克強看到我時,立即站起來與我握手,一點沒有架子,非常隨和。”

“李克強最開始給了100個救助名額,我說少了,不夠,最后給了我們500個名額,一人80元,一年就是4萬元。”

——時任金寨縣副縣長曹承芳“當時並不知道李克強的身份,感覺這個叔叔很親切。”

“當時並不知道李克強的身份,感覺這個叔叔很親切。”

——“大眼睛”蘇明娟

上世紀九十年代初,在團中央工作期間,李克強曾專程到金寨縣為全國第一所“希望小學”選址。三個月后,全國第一所“希望小學”在安徽金寨誕生。

本報記者日前來到金寨,找到當年見証全國第一所希望小學誕生的人,聽他們聊李克強與這所希望小學的故事。

革命老區收到“大禮”

1990年2月17日,春節剛過,人們還沉浸在喜慶之中,時任團中央書記處書記的李克強從首都來到金寨老區。此行的目的隻有一個——在金寨建一所希望小學。

時任金寨縣副縣長的曹承芳負責接待李克強一行,她見証了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的誕生。

“在縣招待所的小會議室裡,坐滿了年輕人,除了團地委和團縣委的同志們我認識外,多數人我都不認識。而披著黃大衣的李克強看到我時,立即站起來與我握手,一點沒有架子,非常隨和。”曹承芳回憶當年見面的場景時說。

曹承芳回憶,李克強當時對大家說,很想到金寨看望老區人民並向老區人民學習,但因為沒有機會,一直沒有實現,終於站在這塊紅色的土地上了。“聽了他的開場白,我們的距離一下子拉近了,有著一種扑面而來的親切感,好像接待的不是團中央書記處書記,而是闊別家鄉多年的游子。”曹承芳說。

接著,李克強開門見山表明來意:要開展我國第一個救助貧困地區失學兒童重返校園的活動——希望工程。他說,“對於這個工程,你們准備怎麼貫徹落實?你們縣有哪些具體措施?救助多少人?”“我聽了他的提問,猛一愣,還真傻了眼。”不過,曹承芳很快反應過來問道:“希望工程對金寨老百姓有哪些好處呢?”

李克強告訴曹承芳,“希望工程”是對義務教育階段有困難的學生實施救助,把錢直接發給被救助的學生,每人一學年80元,直到初中畢業。如果考上大學,將繼續救助直到大學畢業。另外,想在革命老區選擇一個縣建一所希望小學,希望工程資助兩萬元。

實地調研為學校選址

“李克強最開始給了100個救助名額,我說少了,不夠,最后給了我們500個名額,一人80元,一年就是4萬元。”至於建設希望小學,曹承芳心裡明白,2萬元建一所學校太少了,但這是想上學而上不起學的孩子們的急切渴望啊!曹承芳立即表態:“隻要對金寨老百姓有好處的事我們願意干。”聽了曹承芳的表態,李克強欣慰地笑了。

“后來聽陪同人員私下說,他們已去過幾個縣了,有的縣隻接受對困難學生的資助而沒接受建希望小學的任務。”曹承芳告訴記者。

希望小學初步選址在金寨縣南溪鎮。曹承芳告訴記者,建一所教學樓最少要十幾萬元,之所以把希望小學建在南溪鎮,首先因為南溪是革命老區,出過14個將軍,而當地有很多因為家境貧困而輟學的孩子。其次,南溪的絲綢工業很好,能拿一點資金出來配套。最后,教育局撥款4萬,南溪區和南溪鎮政府各撥款2萬,募集社會資金1萬,縣直和區直機關干部職工捐款2萬5千元,才湊齊10多萬元建校資金。

聽到曹承芳的建議后,當天下午,李克強一行就深入到南溪鎮、雙河區等地進行實地調研,掌握了在金寨縣實施希望工程的可行性及困難情況,並向縣委反饋了如何建好中國第一所希望小學的意見。

時任金寨縣委書記陶芳侯就落實李克強同志的意見立即召開會議,經過慎重考慮,決定把希望小學建在南溪鎮的中心小學內,原中心小學更名為金寨縣希望小學。

曹承芳告訴記者,“當時決定在南溪中心小學的基礎上,把原來一幢二層教學樓翻修成希望小學的教學樓,並把大門樓進行了改造。”3個月之后,我國第一所希望小學在金寨落成,1990年5月19日,舉行了落成典禮,校名由徐向前元帥親筆題寫。

“大眼睛”見到李克強

提到希望工程,金寨姑娘蘇明娟肯定會被提起。渴望讀書的那雙“大眼睛”照片震撼了億萬人民的心,除了這張照片,蘇明娟與李克強見面握手的照片也廣為流傳。一些媒體在照片下面標注李克強在金寨希望小學接見蘇明娟。記者求証了解到,這張照片的拍攝地並不在金寨,而是在北京。

1996年,13歲的蘇明娟到北京參加《中國青年報》創刊45周年的活動。那是她第一次去北京,幾個月前蘇明娟就接到“大眼睛”的拍攝者謝海龍的邀請。

在慶祝活動上,蘇明娟見到了很多陌生的面孔,有一個人令她印象深刻,他就是時任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的李克強。

據蘇明娟回憶,當時李克強走到她跟前問,“你是不是‘大眼睛’照片上的小女孩?”“是的。”蘇明娟說。李克強笑著說,怎麼都長這麼大了。之后,李克強還詳細詢問了蘇明娟的學習情況,家裡人都在做什麼,現在的生活怎麼樣。兩人面對面站著聊了好一會兒。“當時並不知道李克強的身份,感覺這個叔叔很親切。”蘇明娟說。(宛婧、卞世鵬)


六、為人低調:阻止別人給老屋做“文章”

定遠縣九梓村,李克強曾在這座茅草老屋住過一個月左右。

“當時縣裡有人說,准備在老屋面前立一塊牌子,他得知后,立即阻止,說不要做這些‘文章’。”

——李克強堂兄李克文

為人低調,做事果斷,工作優秀,喜好看書……這些,都是家鄉人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印象。事實上,李克強隻回過一次家鄉,住了一個月左右,但說起他的故事,鄉親們仍滔滔不絕。日前,記者來到李克強的家鄉——定遠縣九梓村採訪。

父親對他的教育很嚴

出定遠縣城向西南行駛25公裡,便是九梓村。據資料記載,李克強的祖輩就生活在這裡。李姓在九梓村,是人口最多、名氣最大的姓氏。

3月13日上午9時許,記者從定遠乘車趕往九梓村。鄉村公路正在封閉大修,必須多繞十余公裡,從吳圩鎮借道。直到上午10點半,記者才趕到目的地。

據九梓村上的老人回憶,李克強的父親李奉三在這裡出生,在家排行老二,是兄弟姐妹中唯一讀過書的。李奉三當過鳳陽縣的縣領導,后來還曾任省地方志辦公室副主任。雖然當了領導干部,但在家鄉老人的記憶中,李奉三常回九梓老家,對人十分謙和,對子女家教很嚴,所以李奉三在當地口碑很高。

少年時代曾回過定遠

實際上,在九梓村,見過李克強的人並不多,因為李克強極少回去,所以留給故鄉人的回憶並不多。隻有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還記得,當年的李克強是個“黑瘦黑瘦”的男孩,放牛時都拿著一本書。

“李克強隻回來過一次,住的時間也很短。”李克強的堂兄李克文這樣說。李克文比李克強年長15歲,退休之后,他在九梓村街上的一個十字路口開了一家超市。

李克強家的老屋離九梓街上還有2公裡左右,是一座茅草房,共有三個房間。在老屋的正對面,是李克強另一位堂兄的房子,現在,老屋歸他照料,主要負責簡單的修繕和打掃衛生。據他回憶,上世紀60年代,還是少年的李克強曾回到過老屋,在這裡住了一個月左右。離開以后,再也沒有回過故鄉。

他工作認真勤奮好學

1976年,李克強擔任鳳陽縣大廟公社大廟大隊黨支部書記。李克文告訴記者,在此期間,堂弟和自己的聯系稍多,但大多是“如何干好黨支部書記”“如何帶領村民過上更好生活”這些工作話題。“他干得確實很優秀。”李克文說,李克強為人低調,但做事一點不含糊,很果斷。

除了優秀的工作能力,李克強的勤奮好學也給李克文留下了深刻印象。他說,李克強的最大愛好就是看書,走到哪裡都不忘拿本書。上世紀70年代末,有一次他去合肥看李克強,發現他的書桌上擺滿了書,多為《史記》《漢書》這樣的史書和厚厚的法律書籍。

他為人低調心系家鄉

在家鄉人的記憶中,李克強對親屬要求很嚴,其在老家的堂兄弟眾多,卻未見沾過什麼光。

李克文告訴記者,堂弟為人一直很低調,當時縣裡有人說准備在老屋面前立一塊牌子,李克強得知后,立即阻止,說不要做這些“文章”。

雖然極少回老家,但李克強並沒有忘記家鄉。幾年前,李克文在雲南巧遇李克強,交談中,李克強非常關心家鄉的發展特別是家鄉人民的生活。除了關心家鄉李克強對親人也十分關心。村民告訴記者,李克強的五叔李敬初老人一直獨身,患癌症后,李克強一直寄給他生活費,直到老人2012年去世。(袁星紅、王從啟)


六、為人低調:阻止別人給老屋做“文章”

定遠縣九梓村,李克強曾在這座茅草老屋住過一個月左右。

“當時縣裡有人說,准備在老屋面前立一塊牌子,他得知后,立即阻止,說不要做這些‘文章’。”

——李克強堂兄李克文

為人低調,做事果斷,工作優秀,喜好看書……這些,都是家鄉人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印象。事實上,李克強隻回過一次家鄉,住了一個月左右,但說起他的故事,鄉親們仍滔滔不絕。日前,記者來到李克強的家鄉——定遠縣九梓村採訪。

父親對他的教育很嚴

出定遠縣城向西南行駛25公裡,便是九梓村。據資料記載,李克強的祖輩就生活在這裡。李姓在九梓村,是人口最多、名氣最大的姓氏。

3月13日上午9時許,記者從定遠乘車趕往九梓村。鄉村公路正在封閉大修,必須多繞十余公裡,從吳圩鎮借道。直到上午10點半,記者才趕到目的地。

據九梓村上的老人回憶,李克強的父親李奉三在這裡出生,在家排行老二,是兄弟姐妹中唯一讀過書的。李奉三當過鳳陽縣的縣領導,后來還曾任省地方志辦公室副主任。雖然當了領導干部,但在家鄉老人的記憶中,李奉三常回九梓老家,對人十分謙和,對子女家教很嚴,所以李奉三在當地口碑很高。

少年時代曾回過定遠

實際上,在九梓村,見過李克強的人並不多,因為李克強極少回去,所以留給故鄉人的回憶並不多。隻有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還記得,當年的李克強是個“黑瘦黑瘦”的男孩,放牛時都拿著一本書。

“李克強隻回來過一次,住的時間也很短。”李克強的堂兄李克文這樣說。李克文比李克強年長15歲,退休之后,他在九梓村街上的一個十字路口開了一家超市。

李克強家的老屋離九梓街上還有2公裡左右,是一座茅草房,共有三個房間。在老屋的正對面,是李克強另一位堂兄的房子,現在,老屋歸他照料,主要負責簡單的修繕和打掃衛生。據他回憶,上世紀60年代,還是少年的李克強曾回到過老屋,在這裡住了一個月左右。離開以后,再也沒有回過故鄉。

他工作認真勤奮好學

1976年,李克強擔任鳳陽縣大廟公社大廟大隊黨支部書記。李克文告訴記者,在此期間,堂弟和自己的聯系稍多,但大多是“如何干好黨支部書記”“如何帶領村民過上更好生活”這些工作話題。“他干得確實很優秀。”李克文說,李克強為人低調,但做事一點不含糊,很果斷。

除了優秀的工作能力,李克強的勤奮好學也給李克文留下了深刻印象。他說,李克強的最大愛好就是看書,走到哪裡都不忘拿本書。上世紀70年代末,有一次他去合肥看李克強,發現他的書桌上擺滿了書,多為《史記》《漢書》這樣的史書和厚厚的法律書籍。

他為人低調心系家鄉

在家鄉人的記憶中,李克強對親屬要求很嚴,其在老家的堂兄弟眾多,卻未見沾過什麼光。

李克文告訴記者,堂弟為人一直很低調,當時縣裡有人說准備在老屋面前立一塊牌子,李克強得知后,立即阻止,說不要做這些“文章”。

雖然極少回老家,但李克強並沒有忘記家鄉。幾年前,李克文在雲南巧遇李克強,交談中,李克強非常關心家鄉的發展特別是家鄉人民的生活。除了關心家鄉李克強對親人也十分關心。村民告訴記者,李克強的五叔李敬初老人一直獨身,患癌症后,李克強一直寄給他生活費,直到老人2012年去世。(袁星紅、王從啟)






[发帖际遇]: xycity 在论坛发帖时没有注意,被小偷偷去了 5 大徽币. 幸运榜 / 衰神榜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QQ|手机|小黑屋|联系我们 ( 皖ICP备18026094号-1 )  

GMT+8, 2024-9-8 10:45 , Processed in 0.366803 second(s), 26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 Licensed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